ap_20100924023733558.jpg  

把Exam看完。

我發現過去以來我常看到類似的劇情結構,並且喜歡。

題材未必類似,但都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幾個人,  

用對話和彼此的互動推動劇情、創作張力。

可能還是以前的習慣使然,讓我喜歡這樣類似劇場的形式。

當然要好看不容易。

我之前看的triangle就還算不錯。

 triangleposter.jpg  

(順帶一提,這個海報真是把劇情都雷光了...)

 

還有一群人被關在無限寬廣、殺機四伏的cube,異次元殺陣也滿好看的。

這我只看了前兩集而已。

  affiche.jpg  

 

漫畫的liar game也是。在一個場景裡面,只有七八個人,

互相的猜忌、欺騙、合作。

  51GyKLpTm%2BL.jpg  

 

不過,雖然同樣是獨幕劇的結構,大學時看的tape,
還記得是伊森霍克和鄔瑪舒嫚演的,就很難看。

  tape_2001_475x705_615005.jpg  

(真的是我沒有慧根吧...我看到快睡著了...不過忽然發現HOUSE裡面的Wilson是不是也有演啊?)

 

應該是當兵前後看的吧,sleuth,我還跑去電影院看,衝著Harold Pinter

Jude Law 和Michael Caine的名頭,但是也就是一般般。

 Sleuth.bmp  

 

如果硬要扯的話,那麼劇場很多的作品都是這樣的,

撇開華麗的音樂劇不談,很多的劇作都是刻意的設定在一個場景裡面。

隨便想來就有ART,等待果陀,Chekhov的櫻桃園、三姐妹、proposal、the bear。

ART.bmp  

(講得好像我很懂一樣,但當初看得時候儘管台上三位大師...我也是差點沒睡著...)

waiting%20for%20godot_new%20poster%20image(1).jpg  

(找到這個海報的時候讓我嚇一大跳!! 萬磁王和X教授甚麼時候合體演出等待果陀!!後來查了一下是2009年的演出...真可惜...waiting for godot雖然我從來沒看懂過,但應該是我重看最多次的劇作,因為在技術上很好克服,又很挑戰演員的功力,台灣的大學生滿有機會演出這個作品...印象中羅賓威廉斯和史提夫馬丁好像很早很早以前有演過...)

(在繼續找下去就很明顯是在掉書袋了,偏偏我的腹筍並不是太寬廣。想了老半天發現其實我看過的大多數劇作家都得這麼做...不是因為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做法,而是我看的劇作家實在太少了...記得Eugine O'nell 的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也是,Ibsen的A doll House、David Mamet的Boston Marriage....Strindberg的Miss Julie好像也是...甚至我自己做過的每一個farce都是...但是我好像已經找了太多不相干的圖片了...)

 

那是最省成本的做法,那也是最考驗劇作家功力的,

在沒有場景變換的幫助、人數也很受限的情形下,

如何呈現出張力、對立、衝突。

很難。上面寫的作家(Samuel Beckett、Harold Pinter等)都是大師,

tumblr_kqs1jaETHL1qzh6buo1_400.jpg  

(Samuel Beckett)

article-1101502-02E3D989000005DC-327_233x423_popup.jpg  

(Harold Pinter...以上兩位劇作大師都已逝世...)

這樣的架構對他們來說,只是提供了一個平台,把劇情的衝突和糾結隱隱然提升到哲學的層次,

無論是荒謬的對話或是針鋒相對的劇情,其實作者藉此回答了自己希望觀者看見的哲學性提問。

但,庸俗如我,畢竟仍然希望這些人被困在這個場景是因為一個很好的理由和動機,彼此的互動也要夠緊張刺激,所以人數至少要大於三個人。

這幾年開始流行的遊戲風,把人物從現實的生活環境裡獨立出來,

放到一個變數單純的、沒有外在干擾的賽局裡。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本格做法,但其實從劇作角度看來,和上述的作品殊無二致。

只不過,這樣的設定,往往最為人詬病的是,到底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也就是疑問的眼光會聚焦到情節的最初,到底為什麼這些人會聚在一起呢?

遊戲類型的故事,背後總是有一個龐大而無所不能的組織。

讀者如果稍微跳脫個幾秒,總是不免會想問:

What the fuck do they want?

這一切龐大、計算精密、架構嚴謹的遊戲,其目的到底是甚麼?

liar game的目的始終未明,噬謊者的賭郎組織則是和國家機構掛勾,

賭博默示錄的帝愛集團則很一開始就嗆明了這是專為有錢人的娛樂而設計的。

我手上正在看的這本算計也是,我還沒看完,但希望他有個好理由。

 

還有就是這部exam。劇中人的brown也曾經設想,這會不會只是另外一個賽局,

另外一個專為有錢人設計的娛樂。

---
examcast.jpg  

(本片的cast...感覺很大一部分都是英國的電視演員...但除了那個被忽略的亞洲正妹Gemma Chan以外我根本懶得查其他人了...男的沒有演技也沒有魄力,除了主考官還算是撐得住...女的不正又只會在那邊機機歪歪...sigh...其實劇本本身不差,剪接得也很有水準...)

這部EXAM電影本身,

從劇中人的口音不難聽出是UK的作品。

演員沒一個認識的,演技只能算是尚可,稱不上合格。

如果跟我說這是學生製作我都不會意外太大。

但劇情很巧妙,其實沒有什麼懸疑。

就是一群人來到了面試的最後一關,想盡法子在空白的試題紙上找到問題。

也好像故意安排的,和異次元殺陣一樣,

賽局本身沒有甚麼規則,限制也就只有不可離開、不可以毀損答案紙、不可以和主考官或警衛交談。如此而已。

我唯一喜歡這部片的一個地方,是那個white病發快死掉的時候,其他人為了救他在思考到底該不該出聲求救、或是把他搬出去順便也讓自己違背了規則、進而失去資格。

我很喜歡這種明明是一個口頭上的約定、一個簡單不過的賽局裡面的規則,卻能夠對人心造成這樣大的影響,並且,在多數參賽者心裡的天秤上,隱隱然凌駕於人命之上。

於是,在那個心理醫生dark聲嘶力竭的要其他人幫忙搬的時候,每個人都囁嚅了。連一開始很正義感的黑人也是。這是電影所設計的報酬矩陣,而失去可能報酬實在是太大的損失了,甚至比人命還大。

這是這部片裡面唯一讓我確實感覺到:”啊,這真的是個賽局!”的橋段。

其實它真的是,只不過,並不像是賭博默示錄或是Liar game那樣,規矩很嚴謹的賽局,讓人的思考模式去依附規則。

此部電影的規則提供了限制,而White說得好──雖然他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會說這種話的人──不應該只聽考官說甚麼,而該思考他沒說甚麼。

於是,每個求職者先思考的,就是規矩的界線,玩家到底可以做甚麼?

而在天馬行空地試了各種方式:打破燈光、引發灑水系統…之後,才發現他們想得到的,主辦單位也早已想到,並且在屋子裡面埋下了相對應的設計。

然後,他們把矛頭轉向了彼此,會不會每個玩家的資訊是不對稱的?

果然如此,在劇中的世界觀裡,設定了一種新的傳染性疾病,這間製藥廠公司就是因為找到了解藥,才躍升成為該領域的龍頭,並且,成為這個世界上第八大的經濟體。而玩家裡面,就有人得了這疾病,有的人則是不具病徵的帶原者,還有的則是伴侶得到了病,渴求這份工作可以給予的員工折扣。也有本身就是這個公司的員工,想要晉升而參加招募。

劇情藉此鋪陳出背景。

一直到最後,求職者們一個一個的被架走,或是彼此間的爭鬥逼迫對手離開,人數一個一個的減少。直到最後,眉棱骨突出的金髮妞(實在是長得不怎麼好看!)才發現,按照他們眾人的競合賽局,其思路歷程所引導的,該是去思考主考官的言外之意。也就是,為什麼他要設定這樣的規則?為什麼他會講那些話?甚至,有佩槍的警衛從頭到尾沒有台詞像機器人一樣地杵在那裏,

其實都是有用意的。

而在這個賽局裡,像是其他電影一樣(異次元殺陣.etc),總有一個和團體格格不入的白癡/瘋子/盲人,但他們握有關鍵。

最後,謎題的答案總算是維持了之前製造的緊張氣氛,紙上的線索其實很有限,

就算他們看見了也未必知道答案是甚麼。

”只有一個問題,”主考官說,

"你們有任何問題嗎?"

(原來這就是考題,而答案也就是NO。)

--- 壞人演的極差,那個white,演不出那種為了工作不擇手段的感覺。

只讓人感覺他剛畢業不久,做了一些連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壞事。

 

這個劇情架構,我反而覺得有點貼近。

我想起一年多前,warwick的課程也有舉辦這樣的模擬面試。

當然沒那麼恐怖,但也同樣是各種文化的人聚在一起。

在電影裡,面試的過程是彼此競爭,也是彼此合作,這也就是所謂的"競合"。

(這個觀念是90年代被Ray Noodra提出來的,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就是和競爭對手的合作,

 但老實說並不太符合基本定義的Nash均衡解。或者說,要達到所謂的競合解,必須改變一些原賽局的前提。

才能達到競爭賽局裡的合作,達到兩個player都能夠最大化自己的pay-off,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重複性的賽局,使雙方都有默契去合作。)

雖然我本身是管理所畢業的,但我很討厭管院的jargon(業界的術語,因為我還是根深蒂固地認為商業實在不太該使用任何科學性,哪怕是社會科學性質的專門用語去解釋,所有的管院老師都在故佈疑陣,用這些術語去堆砌自己的知識堡壘...搞得好像很有學問一樣...)

不過這部戲裡算是一直地使用這些jargon,角色們的嘴裡,甚至他們的行為。

其實還滿適合管院的課程上放給大家看的,並且拿來討論。


這部電影其實並沒有特別指出,

但意外地碰觸了現實的一個議題。

在這裡找工作實在是不容易。

對我來說,始終也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

電影裡面,唯一的華人代表,是個我覺得還不錯正的香港女人,

很可惜在一開始就被刷掉了。

也滿符合華人的刻板印象,勤勞、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先寫答案再說。

我相信華人不應該只是這樣的,

但如果是我的話很可能就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實在不應該做為台灣或是華人的代表性樣本,不管在任何層次的場合。

 candidate2_still2.jpg  

(劇中完全沒發揮到的亞洲代表,這位演員是一個Model,電影裡的打扮就是這樣...但是...)

gemma%20chan%20img_0715ed%20med.jpg  

(實際上人家好好打扮以後長這樣!!好正啊...真是沒有發揮到花瓶應有的水準...讓其他三個長的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更正的妹在那邊霹啪叫...只能說本片的選角策略失敗了...)

sherlocks1e2_blindbanker2862.jpg

(然後這是比較素顏一點的照片,好可愛喔...>"< 我不是故意要搞得像beauty版一樣...只是我忽然發現她有演BBC的Sherlock!!!想起來就是第二集,也就是三集裡面我唯一討厭的第二集,搞得很東方主義...但是當初在看的時候我就發現本集裡面唯一的亮點就是她...可惜戲裡面香消玉殞了...)  

我覺得這部電影其實也就建立在一個求職者的觀點,

每一個求職者其實都會去想像,不能避免地想像著,

應徵時的關卡會是多麼的難,在過程中要怎麼樣又怎麼樣地表現出自己。

但往往,面試考官想看的未必是你想呈現的,

他們看見的也未必是你看得見的,

這一切往往弔詭,也往往讓求職者的面前出現了一堵堵想像中的高牆,其實根本不存在,或者,並不是以我們想像的形式而存在。

跳脫一點的想,這個劇本,其實目的也就只是在實際地呈現求職過程中
可能會跑到應徵者腦袋裡的各種異想天開。

想往對手的頭上開兩槍;想把坐在對面穿著合身套裝的辣妹綁起來。

想點火燒了考卷,想要讓考場裡下一場雨。

這場考試的目的到底是甚麼?是要我們表現出自己嗎?

是要讓他看見我們如何合作嗎?是要讓考官看見我如何處理危機嗎?

其實到頭來,好像都是在繞遠路。

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很聰明的使用了有限的空間,有限的預算,

描寫了一個看似架空、但很貼近觀者的心理  這樣一個有張力的故事。

像我前面說的,很適合放到管院的課程上,給學生觀賞、討論,讓他們在心中建構馬上就要面對的高牆。並且找出攀爬之道。

我記得卡爾維諾有一篇短篇小說,是重寫基督山恩仇記的。艾德蒙鄧蒂斯描述老神父的逃獄行為,是要先想像這個監獄是怎麼樣建造而成的。或是想像各種的逃脫路線,哪怕是再怎麼樣的不可能。兩種方式都終將勾勒出一座想像中的監獄藍圖,只不過因為思考的策略不同,而最後這兩座漂浮在腦海裡的堡壘在結構上、外觀上也大相逕庭。一座,思考著怎麼樣把囚犯關起來;另一座,思考著囚犯該怎麼樣逃出去。一座是迷題,一座則是答案。一為入口,一為出口,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像是兩個超象限的超結構體,兩塊n度空間裡的七巧板,互相呼應地完美契合,是一個相互指稱的回文架構。

 3822995.jpg  

(最近玩拼圖的時候才發現法國有這樣漂亮的地方...聖米歇爾山,我真是後知後覺...但拼完就覺得好像基督山恩仇記裡的那個監獄啊...)

也很像是這部電影呢。

 

思考著考題的目的同時,其實也就是在思考答案。

arrow
arrow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