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K的 Feenstra的國貿課本,

(身為一個差勁的phD學生我知道這是一本我早該讀的書...但沒辦法啊...大學時真的不是念這科的,我又太愛玩了...T.T所以到現在才在惡補很多十年前早該看的書...)

看到第七章。 

offshoring

中文是怎麼翻? 境外轉包?

在台灣業界這種假掰的地方,一定就是說 offshoring...

反正意思就是把價值鏈之中一部分的行為外包出去,讓國外的人去作。

我自己蒐集的資料裡,台灣和大陸的確出現這樣的現象,90年代前期。

(根據定義,這樣的狀況會呈現產業間相對工資的同向移動)

(也的確出現了,但我並沒有用統計軟體或VAR模型得到一個統計上顯著的證據

因為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從88年以後到2012的每年大陸各行業平均薪資,也只有近30期而已)

(樣本數太少。)

好,但現在,根據Samuelson的說法,

offshoring不見得一定代表了國內的工作被國外的人搶走。

而很可能,因為產能的增加,而造成事業的擴展,其實反而讓國內增加了就業機會。

課本裡摘錄了Slaugter的一篇Journal的文章,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022804575041253835415076.html

其中也抨擊了Obama的選舉前的口號, 就是要終止對某些公司的tax break

讓這些把產業中部分行為外包出去的公司,因為是境外營運而不用課稅的部分,

要把這個數量討回來,並且補貼回社會。因為他們某種意義上,算是賣國賊,把國內的就業機會,丟到國外去。

在當時似乎是一個還算響亮的口號、連希拉蕊也口徑一致。

 


Slaughter認為,這反而是一種產業升級,國內的勞工可以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去作邊際產出更大的工作,創作更多附加價值的事情。

 

想到老爸寄來的天下雜誌裡,反而提到另外一個例子。

提到美國現在竟然反而變成中國企業逆投資回來的標的,

在美國設廠,反而比在中國內地設廠便宜。電力,居然尤其如此。

因為當地部分各州政府開始補助,協助培育人力資源、甚至在公共建設上都作出相當的配合


(比方說為了現代汽車(韓商) 開設了一條專門讓他們運零組件、貨品的鐵路)

目的就是吸引外資、招商。

而做出來的產品,一來品質保證,二來,美國本土仍然是數一數二的大市場。很多可能就直接賣給當地了,

當然更多的銷售對象是全世界。

所以,美國本土企業回流、中國外資躍躍欲試。

這在Feenstra的課本裡,被稱為onshoring 或是reshoring...

這個現象配合著相對變弱勢的美元走勢,使得進口至美國本土變得相對困難。

而金融海嘯之後的的不景氣也讓美國勞工願意壓低工資。


該雜誌是以最後的一句話作結,大家都想得到是哪句話:

那麼,台灣呢? 台灣的商人,準備好了嗎?

然後下一頁就是剛剛提到的產業相關的廣告。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廣告打的是產品。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廣告打的就是投資標的、一盞明燈,

不過我倒不認為真有這樣的mindset在其後操作,

畢竟,投資者對於某些公司的一時間的熱中,造成股價上升,
有時候未必是公司經營者樂見的。


所以未必,但我也不清楚就是了。

 

而對照回來feenstra目前給予我的教誨。

這樣的逆投資,正是很好的例證。一開始,作為offshoring的起始者,

把部分產業鏈作境外的外包,而其FDI投資的標的當然是搜尋

固定成本投入對低廉的國家,會有一個bottom seeking的情形出現。

(就是,交通方便的、設廠有優惠的、可以免稅的、最好成品就在當地完成、當地販售,成本越低,越好!)

而這樣的動作,feenstra的第七章的model預測,會造成兩國各自的,

產業間的相對工資的同時提升。

只不過,哪一個國家提升較多、哪一個國家的絕對工資較高,則未必一定。

所以,有朝一日或許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成本(包括人工、原物料、固定成本)

也很可能追上已發展國家的水準、並且超而越之,

那麼,資本的逆向注回也只是剛好而已。


(雖然,直觀上我們會覺得offshoring出去的國家出的是資本,當然是因為國內的

勞力成本太貴了,通常找的都是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那麼,理論上,或者說,

在我還未查證出理論的"經濟直覺"來說,發展中國家工資攀升的幅度要

比發展程度較高國家的工資攀升的要快的多。這個,在我蒐集的資料裡

(1988-2011年的製造業和科技業的相對工資in台灣和in中國)

發展程度較低的中國的確有較高工資攀升率。

因為,邊際產出是一開始遞增、在通過某特定點(忘記是不是叫歧點了)

後來是遞減的。

這可能就剛好是發展中國家和已發展國家的差異。

prodfunc2    

(借用一下生產力曲線total production function,在圖中L2之前的邊際產出是遞增的(曲線的切線斜率增加),就是所謂生產三階段的第一階段,或許可以對照至發展中國家在產能還在萌芽時,邊際產出是遞增的,也就是說,實質工資有增加的趨勢,這在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是可以明顯觀察得到的。而在L2之後,邊際產出開始遞減。至於台灣的實質工資雖然沒有遞減,但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是否可以視為類似solow 的steady state<--動態均衡下可找到的一個value function得到的長期均衡解? 還是僅僅是新凱因斯學派所謂的理性工資的價格僵固性? 因為我實在是一個太差勁的phD學生了,所以無法回答......)


前者邊際產出遞增、後者則增加緩慢,如果不是遞減的話。

而我們知道,在古典經濟學的定義裡,實質工資正好就是邊際產出。)

這也跟我最近蒐集的數據有部分符合到。

中國的邊際產出在過去十年可說是一日千里,每年都提升500人民幣左右(年薪)

台灣則始終停滯、起伏在一定的範圍內。


又想起,最近台灣的政務委員管中閔院士(老師號稱的鐵哥們)

開始放話,一篇是講台灣沒有人才可用、人才出現斷層。

一篇則提到了台灣應該鼓勵陸資來台投資。其相關限制應該打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280094.shtml

應該讓陸資可以取得經營權,鬆綁持股的比例限制。

而根據該報導,開放項目的比例,製造業已達97%也就是說,

有97%的國內製造業,是有大陸錢投資進來經營的。

而其他的產業如服務業是51%、公共建設也達51%。

但投資額、比例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這似乎沒有甚麼不對的。

如果和剛剛上面那個美國的逆投資例子比照一下,

歡迎外資是否也代表了增加境內的工作機會?

您瞧瞧,天下雜誌全彩的專題報導裡,

那些美國人穿著印有韓商、外商的polo衫制服、帶著工作用的安全帽,

笑的多開心啊?

 

但忍不住想到最近很夯的旺旺中時。

接受陸資,是不是代表我們得接受很多我們本來不想接受的事情?

想到某些台灣人,態度的改變。

想到某些台灣人,態度的沒變。


---

但不管怎麼說,普遍的經濟理論認為,

國際貿易對於貿易雙方都有社會淨surplus(幹忘記怎麼翻)

但前提是政府的transfering mechanism(移轉性支付機制)良好運作。

而我之前跑的初步數據(就是很粗糙、沒有精心給人檢驗過的啦才叫初步)

發現ECFA這一個FTA 似乎沒有對失業率、工資、以及GDP增長有顯著相關。

(我用的是chow test對某特定日期--ECFA啟動日期---
來作失業率對其他變數 包括前述的特定日期的dummy variable
還有此dummy variable和其他變數的交乘項的最簡單的檢驗)

 


仔細想想我可能應該修正我的變數,不應該用失業率的。

因為一個經濟體,不管我們怎麼樣努力,都會有失業率存在。

畢竟,也是有所謂的季節性失業、摩擦性失業。

而事實上,在我把月份作為dummy variable放進回歸式以後。

可以發現,其實失業率和月分有較突出的顯著相關--也就是說,

在某些特定月份,失業率較高...廢話嘛,台灣的話,不就是夏天到初秋,

每年都有一狗票的22k人力投入就職市場,在畢業之後找到工作前他們都算是失業人口啊...

而還有所謂的摩擦性失業,就是想轉行的人,或者更進一步的想,

是面對一些外生衝擊而被迫轉行的人,我就認識幾個修水電的被迫去上巨匠電腦,然後搖身一變

變成你家巷口可能也會有的修電腦的店員。

相反的轉變,我也聽說過。

 

想想我應該要用的變數應該是就業人數,也就是說,ECFA之後,創造了多少工作機會?

過幾天看完本章之後再來跑跑看。

 

而根據feenstra第七章的說法,offshoring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

產業鍊中的部分被外包出去,但但剩下來的部分會因為貿易額和產能的增加而擴大

而如果經濟體內的輔導就業機制做得很好(就是有辦法讓原本做粗工、組裝的工人去

作比較細膩的、管理的、工作....)

那麼,offshoring不一定代表長期的失業率,當然短期的摩擦不可避免。


但是,拋開書本來說。

我的心還是放在台灣的現況。

產業升級,從我出生前就在講。


我們也不能抹煞台灣的產業真的有在升級。

長期來看。

但,身為一個經驗不夠、沒見過甚麼世面的死小鬼
(2X接近3X歲應該還可以這麼說自己吧?)


我們產業的升級,真的有辦法能夠容納這些勞動力嗎?

境內有這麼多的工作機會嗎? 何況是很多事情在接下來的數年內,

因為科技的進步可能都會面臨人力的裁減。

比方說雲端科技,雖然這是一碟冷飯,但實際一點說,

先撇除可能引起爭議的資安、個人隱私不談--smart phone啊、fb啊
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的情況、還有更多個人隱私資訊是人家查得到的,
這是以往不曾出現的--

很多本來蒐集、彙整、傳遞這些情報、資訊需要的人力


可能都不用混了。因為只要情報需求尾端的人手指輕輕在螢幕上一畫,就有了。

以最近看到的新聞來說:

國內似乎在推動所謂的"醫療雲"

就是病人的看診資料、病史,可能可以進行跨醫院的整合。

所以在我的想像裡,本來有必須把病例歸檔的工作、
本來有人必須去某個病院調病歷出來,
有些人必須去把你上一次看病的近況、檢查的結果添入你的病歷裡面。

但這些人力可能都可以得到相當的節省。

這,是不是一種失業率呢?

還是,按照前面講的例子,是一種摩擦。

因為這些事情或許代表了部分工作會被淘汰。

但也代表了新的工作的產生,和對於這些新的工作的需求。


上述的例子,比方說,可能會需要有人去維護系統的運作、更新醫療雲的資料。

只是這一來一往,實際上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失業人數,我可就算不出來了。

當然,因為新的科技而失業的人,不見得一定要在同一個行業裡,

重新去作因為新的科技而造成新的職位的工作,

那不叫失業,那叫作變更工作內容。


我想,或許有更多的人,因為被科技取代而失業的人,改行去開計程車、賣雞排、

考公職、種鳳梨、洗窗戶......

台灣人其實很堅韌的,也很會變通,很能鑽縫、很能生存。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經濟學家,有些無情了。

因為上述這樣的失業,其實是包含滿多現實的無奈和血淚的。

有的熬不過的,就離開人世了甚至。

但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這些,好像都是數據。


而對於某些因為這樣的摩擦而受苦難的人,數據未必說了甚麼話。

儘管說了,研讀數據的現代巫醫們,則很可能置若罔聞。

"研究領域不同,"他們可能這麼說,"沒在關切。"

 

這是不是我一直沒辦法把經濟學好的原因呢?

代表著我還是個心軟、關懷他人的好人?


我想,未必盡然。


但這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就是了。

arrow
arrow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