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
這是我一直想要好好寫的一個題目,想了好多年。但是有太多的專業評論,從心理、戲劇、社會學的角度來討論,珠玉在前,實在也輪不到我說甚麼。所以一直沒有付諸實踐。原因是為什麼呢,實在是因為殭屍已經不再像當年恐怖電影裡那樣的單純地傳遞恐懼感給觀眾了,經過數十年來各種作者、畫家、導演在不同媒體的創作,使得殭屍此一概念成為了創意的承載體,包含了浩渺的想法和理念,很難一言以蔽之。
為什麼殭屍題材歷久彌新?
從60年代末期史上第一部殭屍片開始,殭屍帶給每一代人不同的恐怖。也慢慢從單純的恐懼題材,變成訴說不同故事、討論不同主題的媒介。美國學者Kyle Bishop認為:僵屍可以代表任何一種人們想要它們代表的東西。它們就像一塊白板,可以讓人重複的書寫和使用。
在這裡,未免亂掉書袋而顯露我對此過於淺薄的涉獵,姑且略舉兩例:
活人牲吃(Shawn of the dead): 導演Edgar Right 和Simon Pegg的經典搭檔,在本片利用殭屍的特性來諷刺社會的疏離、冰冷。都市中人與人之間的擦身而過,比死亡還冰冷,人與大多數人之間的關係則比死亡還遙遠。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X亞洲劇團此次赴世界劇場設計展之邀,來到位於英國Cardiff的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and Drama作為三個來自台灣的與會的表演團體之一參展。
感謝學姐邀約,才能讓滿久一段時間沒機會看台灣劇作的海外學子可以享受久違的劇場氛圍。從我住的地方到Cardiff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火車的旅途也要快3小時。這個地方我自己也是第一次來,明明就來過附近的Bristol 和Bath,卻沒有想到要再順便來這裡看看。想不到這次趁此之便,也來到這個海港都市看看。
演出的劇場是一個帳篷。大約有2~3層樓高,棚外滿是白色的布條長長的垂掛著,平添鬼魅的氣氛,劇場內部倒是沒我想像的大,大概比國家劇院後面的實驗劇場再小一點吧?
根據內部消息指出,這次的舞台裝置因為當地人員無法完全的按照劇團的期望來配合,在演出前一天裝台時都令團員們頭痛困擾。從我這個觀眾來看,與之前的劇照相比,看不出太大的差異,彎曲的竹子在upstage放射狀的張開,像是一隻對著觀眾張牙舞爪的手掌,神秘、原始、古老。在一開場昏暗的進場燈光下就預示著這次演出的色調和氛圍。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本來只是想去找一點"青春"的鄉愁的,
畢竟,是一個曾經嘗試卻失敗的production。但我發現我錯了,
錯得離譜。
我本來以為這是一個像是chicago那樣有熱鬧舞蹈的show,
儘管我"自稱"是這部胎死腹中的畢制的"導演",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在ptt金庸板問了一個問題,引起一點點迴響。
是關於笑傲江湖裡,幾個前後不一致的問題。
關於儀琳是不是在我們看不見的暗場裡和親生父親不戒和尚相認。
還有華山派的弟子們入門的時間問題。
其實我自己後來想了想,發現是可以自圓其說的,不能真的算是破綻。
但我也推測,這很可能是每天連載時,前後沒有完全考慮週延的後果,
而在改版時,要嘛金大師沒發現,要嘛他發現了,而他也覺得還是說得通,
不需要特別解釋。
有幾個網友認為我滿細心的,找出了連金庸大師可能都沒想到的問題。
我在此聲明。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最近在K的 Feenstra的國貿課本,
(身為一個差勁的phD學生我知道這是一本我早該讀的書...但沒辦法啊...大學時真的不是念這科的,我又太愛玩了...T.T所以到現在才在惡補很多十年前早該看的書...)
看到第七章。
offshoring
中文是怎麼翻? 境外轉包?
在台灣業界這種假掰的地方,一定就是說 offshoring...
反正意思就是把價值鏈之中一部分的行為外包出去,讓國外的人去作。
我自己蒐集的資料裡,台灣和大陸的確出現這樣的現象,90年代前期。
(根據定義,這樣的狀況會呈現產業間相對工資的同向移動)
(也的確出現了,但我並沒有用統計軟體或VAR模型得到一個統計上顯著的證據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總算又開始看書了。
這陣子埋頭於計量和議價模型,咳咳….也沒有真的埋頭啦,有一搭沒一搭的算,比較熱衷的仍然是facebook的小遊戲(汗)。
但昨天,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從那一堆委託家人寄來但我一直沒甚麼心思去看的書裡面,拉出一本包裝膜尚未拆封的書。
是Chuck Palahniuk的Survivor。
已經是深夜一點了,實在不是翻開一本新書的好時候。
但我還是翻了,開始看。
看完發現,已經是四點了。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說過我有把夢寫下來的習慣,但並未頻繁到可以稱之為習慣的地步。
多半得要顯明得讓人醒來之後還印象深刻,二來還得有時間。
以下是一個半年前左右夢到的夢。當時我把它寫了下來。
括弧裏面是我現在的註記。
---
夢。
雜亂。
最有印象的開始。是一個武俠小說式的場景。好像是一個甚麼樣的標局
還是甚麼樣的武林大會在開甚麼鴻門宴之類的,總之是那樣的一個廳堂,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原文: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9193.html
看了梁文道寫的一篇長文。
我不太喜歡用甚麼”如遭雷擊”之類的字眼去形容看了甚麼好文章之後的感受,因為那聽來總顯得誇大。
我寧願用來形容一篇好漫畫。
但看完之後,我真的想了很久,老半天不說話。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來記夢,趁剛睡醒還沒忘。
只記得幾個片段。在一間旅店還是怎樣的木造建築。
我好像是羅賓威廉斯。和另外一個人,
穿著很像是等待果陀的哥哥和弟弟。
但是,我們兩個是變態殺人狂。
有一整袋的工具,開始敲每一個房間的門。
用一種戲謔、刺激的情緒,甚至有點滑稽的配樂響起,
把房客包括老闆一個個殺掉、肢解。
好像是對於某個特定的人體部位(忘記是舌頭還是腸子了,反正長長一條)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一些網路上的節目片段,這一陣子。

有金士傑、李國修、李立群、賴聲川等當代的台灣戲劇界大師。
發現很多當初他們排練的點點滴滴。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忽然有個小感觸,本來不打算多寫的。
看到好久不見的朋友總算要去當兵了。
由於不明原因,他同時po了一張七龍珠的圖片。
我就留言,你是要去當兵還是那美克星?
他反應很快,完全接住一個和他那麼久沒說話的朋友的笑點,
還回應了痛快的一擊。
他回答:精神時光屋XD
這反而讓我愣了好一會兒。
不是因為他的反應快或是多好笑,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算把論文初稿交給老師了,老師提了幾個要改的地方,雖然我懷疑他真的有詳細看嘛?
但是提到的幾處卻真的是我可以在短時間內努力的,至於他沒提到的,我自己想到的也有幾個地方,但我想,那可能得要花很多的時間,也偏離了主題。
Anyway,想要好好的講一下最近看到的這本漫畫,「聖☆おにいさん」,我看的版本翻「聖☆哥傳」,好像也沒甚麼不適當的。
作者是「荒川爆笑團」的中村光。熟悉這本漫畫的人大概就可以期待,我將要討論的這本「聖☆おにいさん」會是怎麼樣的風格了。
沒錯,十足的無厘頭,用日本的說法,大概就是「電波系」吧,至於「電波系」是甚麼意思,把荒川和「聖☆哥傳」都補齊到最新進度的我想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該怎麼用一句話簡單的形容,精準的說出電波系的定義。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熬夜看了幾個節目。
密室遊戲的”Dero”,和”全員密告中”、”全員逃走中”。
都是一些在我看來陌生的節目,也都是遊戲風格的節目。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嶄新的風格。
當然和康熙來了或是男女糾察隊那樣的談話性節目風格迥異,節目的重點並不在於藝人們窮極無聊的私生活。
我很高興的發現,觀眾們也開始不買這些帳了。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陪著朋友到附近的小鎮上玩。
Winchester,離我所住的southampton不算太遠,搭火車也不過就是10分鐘左右的車程。
反倒如果搭乘客運去,那就得走平面道路,多繞個40多分鐘。
所以我們前天晚上決定搭火車去,陪朋友看看,shopping。
本來只是這麼打算而已。
天色陰陰的,時不時下起一陣一陣的雨絲,偶爾太陽又探出頭來,搞得人也不知道該不該打消出門的念頭。
我們在下午一點十分左右抵達,花了約五分鐘取票。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算計。
看完。
總有種搔不到癢處的感覺。
做為本格派的讀者,我很喜歡故事的設定。
一間莫名其妙的房子,莫名其妙地把十二個人關起來。
人為設立的陸上孤島。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Exam看完。
我發現過去以來我常看到類似的劇情結構,並且喜歡。
題材未必類似,但都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幾個人,
用對話和彼此的互動推動劇情、創作張力。
可能還是以前的習慣使然,讓我喜歡這樣類似劇場的形式。
當然要好看不容易。
我之前看的triangle就還算不錯。
(順帶一提,這個海報真是把劇情都雷光了...)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言
這是一個對於不常閱讀美國超級英雄漫畫的讀者,在初閱讀的時候會不適應的現象。所謂的What if。
美國兩大漫畫出版公司,Marvel和DC很早以前就以角色而非作品為對象,將肖像權、產品販賣權統整。其出版作品也是,一個角色可以像米老鼠那樣,永遠不死、不老,故事不斷地被書寫。情節與情節彼此互斥、互相補充、纏繞。光是一個蜘蛛人的來歷就可能有好幾十種。不同的角色之間的互動更是豐富的不能再豐富,大家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談戀愛、一起打敗反派,當然更多的是彼此的打架。而故事卻隱隱有一條主線,一條永遠繼續下去的主線。每一年會有一個年度大事件,讓各個角色在自己每期的薄薄30幾頁連載裡,被作者講述他或她是怎樣的參與這個事件。當然也有主要事件的連載,但如果你有些人的支線沒有看的話,那個主要連載就會像是小時候文具店賣的貼紙簿一樣,你知道故事怎麼走,但有些人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或是為什麼沒出現,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採取這種態度,就一概不為人知了,除非你購買一包一包的貼紙包才有可能集滿。
我們於此可見台灣小販的智慧其實和美國頂尖漫畫集團的,殊無二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常有些故事,比方說World War Hulk或是House of M,其部分或是全部的基礎,是建立在一個純粹是作家和讀者觀點──必須理解的是,在沒有任何一個作者/畫家擁有任何一個角色的情形下,每個作家多半都是其他人的讀者,或者說小時候一定是很忠實的讀者,才能夠了解英雄之間錯綜複雜的來龍去脈──一種,”如果發生了甚麼事了,那麼這個故事會變得怎麼樣?”這種很像是小孩子看完卡通或漫畫之後會產生的想法。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生而為囚。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很久很久沒有看實體書,而這是你久旱逢甘霖的第一本,
你會覺得好看的,在閱讀的過程中,直到你放下書本坐在原地回味,
就像你每次看完書都會做的例行性動作一般,你仍會認為這是一本好書的。
尤其,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剛好在這本書發生的國度內蝸居,
你會更有感觸的。比方說書裡的主角到倫敦的toteham court road那地鐵站下車,
買了份報紙、喝杯咖啡,是很容易讓人感覺親切的。
我前兩天才在那一站下車,走到下一站oxford circus去買一個好吃的便當。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錄太多夢了,但總是有點不知所謂。
昨天我忽然發現,原來醒來的片刻,也是很值得一記的。
由於我個人糟糕的生活習慣使然,睡眠作息不太正常。但也不總是熬夜。簡而言之,興寐無定時。知道內情的人雖然不多,但總是會有幾個這麼笑我:現在又住在哪個時區了呀?而如此不定時的睡眠作息的結果,就是每次醒來,我並不太能夠確定現在幾點了。其實這也不是甚麼多大不了的事情。一般說來,在有窗戶的情況下,不管你睡遲睡早,多半天是亮著的,當你醒來的時候。所差者在於是早晨或是中午,或是太陽快下山的情況,於我而言也是所在多有。
但總有的時候,當我下午喝了太多酒而太早睡著了,或是做了一個甚麼醒來想不太起來、夢裡卻驚險非常的噩夢時,我會在半夜醒來。這時向窗外一看,總是黑矇矇的,暗無天日。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開始使用anobi。
純粹出於無聊,還有寂寞,我在這裡赤裸裸地說了。
在成為眾人眼中貨真價實的怪胎之後。
雖然,我一直很反感,
或者這麼說,我一直很大聲的排斥,
cireric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