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我又看了兩部漫畫!
(我的天,這是我人生僅存有趣的事情嗎...)
兩本都是現在所謂的"穿越型"漫畫,
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說法,大陸人的用語。
但是似乎滿貼切的。
一本是去年開始火紅的"羅馬浴場"
另外一本就是現在台灣電視上應該滿火熱的"仁醫",我目前還看到一半左右。
前者是一個古羅馬時代的浴場技師,每次都會在洗澡的時候一不小心
裸體跑到現代的日本澡堂,驚訝於現代看起來最普通的刷子啦 水龍頭,彈珠汽水甚麼的
然後回到過去,把這些構想用當時許可的科技(石雕啦、玻璃製作技術等)
嘗試重現。
另外一部的仁醫,也很類似。一個現代的神經外科醫生,
不小心摔一跤就摔到了幕末的江戶,在那邊開業、救人。
嘗試用各種方法去重現現代的醫術,自己想辦法製造、精制盤尼西林,
想辦法打點滴、輸血。
當然,由於醫學這個領域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多半是陌生而新奇的,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醫學影集:像是House、ER,實習醫生、醫龍、白色巨塔...etc)
所以別說是幕末人物了,南方仁的知識有許多是十分專門的,對於現代讀者來說
仍然像是魔術一樣的神奇。
---
仔細想想,這是很有趣的想法,讓那些幕末的
各個歷史人物接受主角南方醫生的手術治療。
這種穿越型的漫畫,另外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主角都想辦法用當時允許的技術水準
去重現現代的技術,這種概念有點類似所謂的蒸氣龐克(Steampunk)。
亦即用大概蒸汽被廣泛的使用的十九世紀的技術去實現一些現代或是超現代的科技。
這一類型下,有名的電影有league of extraodinary gentemen,
l
飆風戰警、
time machine等。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否也隱含著,現代相對於古代真的是進步的?
每次看到那些幕末的歷史人物驚訝於一些現代醫學的常識,
我會覺得這是不是也像是我們身為現代人的自我安慰?
但的確,很多疾病,在現代的眼光看來是不需要去害怕的。
在當時卻是恐怖的致命疾病。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
兩部漫畫都著墨了一個相對來說文明高度發展的年代。
一個是西元初的古羅馬,另外一個是近兩百年前的幕末。
對於古羅馬的發展,我記得我去巴斯的古羅馬浴場遺跡時有深刻的感受。
(這就是位於英國巴斯的古羅馬浴場的遺跡!我去的時候是大白天,沒有那麼漂亮的夜景!)
在那邊,館方相當細心又大手筆的把遺蹟保存下來,
更甚者,解讀每一個銅幣、石碑、壁刻、棺木、食器,
還原出當時曾在那個神廟兼浴場活動的所有貴族、奴隸、軍官、商人
曾經在這裡的活動:洗澡、許願、祈福、詛咒、化妝...
並且,在每個展品的旁邊,有一個螢幕播放由真人演員去揣摩當時這些人的日常生活。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神廟的入口處,
有一個大螢幕,他把我們現在所處的遺跡所有的石階、石像底座、水池,
全部還原成當初應該有的形狀、顏色。
氣勢雄偉,果然是好大一個浴場!
然後,再把展場我們一路看下來所有的演員放進那個規模宏大的廣場裡面。
於是我們看見了,一個胖胖的中年商人氣呼呼的光著屁股走進神廟,
原來是他的袍子被偷走了
(這是史實,他為了詛咒那個小偷並且希望神明幫他把袍子找回來
的許願籤片已經被挖出來而且解讀成功了)
一個中年婦女娉娉婷婷的被幾個侍女簇擁著走進浴池,
(她的髮型也是符合當石壁畫中所呈現的最流行的髮型,
刻有她的名字的梳子也在這裡被發現了)
兩個被解放的奴隸為他們曾經的主人,一個在歷史中名不見經傳卻絕對存在過的百夫長
合資立了一個祈願的石碑。
就像是最近滿火紅的動畫版清明上河圖一樣,
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在此地的羅馬人的日常生活風情畫。
在巴斯的羅馬浴場展館裡,不由得令人深刻的感覺的,
是原來當時的生活其實已經和現代人很類似了,
當時的人們使用著起著類似功用的器具,但材質當然不如現代的輕便,
他們甚至有刷去背上的污垢的鐵桿,聽起來很痛,
但就跟我們現在洗身體的刷子在意義上很像。
他們也有蒸氣浴室,腳下的磚頭是中空的,有溫泉的管線流過,
或是僱人用燒炭的方式加熱。
他們也有自來水管,有管線將湧泉、河流引來使用,
也有把水排掉、用黏土燒成的濾水磚。
一些現代人生活中出現的"概念",其實是早在當時就已出現。
當然,他們的科技、醫學,對於微生物的了解、對於一些還有很後來才會使用的動力,
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運用的。
令人再三想望的,卻是這樣的,
雖然科技的水平與現代差之千里,
卻用當時的科技水準去實現的生活品質。
我在看這兩部漫畫時,心理一直浮現的,就是這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