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三月左右吧,開始著迷於一種小遊戲。
總其名為"脫出"的種類,樣式五花八門,但不外乎是第一視角的玩家,
沒有記憶也身無長物地,在一個密室裡醒來。
利用眼前手邊(滑鼠按得了的)事物,或運用、或組合,
解開一個又一個卡在你和出口之間的密碼,
得到開啟一個又一個抽屜、箱子、櫥櫃的鑰匙,
最後終於打開門。
印象中第一次玩是大一大二吧,
那時候還只有幾個甚麼紅色房間啦、黃色房間等等,
電腦繪製粗糙地flash小遊戲,卻也玩得津津有味。
在2010年的三月間,我發現了一位叫做TESSHI-e的日本作者
作了一系列的名為Mild Escape脫出遊戲。
大概有五十幾個吧。
(遊戲畫面大致如此...)
一時天雷勾動地火,引來一陣台灣玩家的風潮。
遊戲本身製作精美,
2d半(或是3d?)繪圖的彷彿是房仲業的目錄一般精緻細膩,
同一事物可能有多種角度去觀察周邊的縫隙、暗角,
細緻耐玩。
謎題本身多變,常常是思考數字、顏色、在從房間內某些東西的擺設、數量,
去推敲相對應的密碼。
我以為這簡直是新時代的神祕主義!
恍恍惚惚地,去推敲身邊手邊每一種事物的擺設、數量、顏色、大小,
是否有其除了本身以外的,更進一步地意涵,
而這意涵又直接或間接地指向一個最終的目的--出世(離開房間)
這麼想來,或許我們這些玩家也一不小心著迷了某種
無以名之、但意象紛呈的宗教也說不定。
玩遍目前多數的脫出遊戲之後,
(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工程!以及我是一個多麼無聊的廢人~!)
最近幾天我又找到了另一種操作上相近的(只用滑鼠和眼睛)
在分類上我就不知道怎麼稱呼了,(後來查到好像是Seek&find)
總之,也是一個畫面。
雜亂紛呈地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物件,隱藏在各種陰影裡,桌邊、框線之中
類似的概念常見於小時後的圖畫書,要找出圖畫中隱藏的指定物件。
(這是Death on Niles的遊戲畫面,也就是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翹鬍子白羅為主角的第一人稱seek and find 遊戲喔!)
也就是說,玩家所看到得比如說一根柱子好了,實際上可能不只是一根柱子,
而是由一根火柴棒,或一枚硬幣,一塊肥皂依附其整體形狀的部分、
藉其陰影而躲藏之,甚至利用其本身所擁有的某些幾何性質(直線、圓形)
顏色、大小,來遮蓋住其本該為我們玩家所輕易辨識的本相,
甚至,聚集"共謀著",製造出另一個為我們習以為常的形狀。
我想,這和上述脫出房間的遊戲有點相似之處,除了都是利用滑鼠和眼睛之外,
還有就是,在畫面中我們所看到的形狀,都隱藏著一個或是多個更多的意義,
而這些意義的累積,都帶領著玩家前往終點,這個短暫旅程的終極救贖之所在。
我在想,為什麼這些遊戲會忽然地風行了起來,
當然,風行也者,並不像是暗黑破壞神、魔獸等經典遊戲那樣吸引數以億計的人去玩。
但這種遊戲的流行卻是肯定的,儘管,還談不上大眾。
是不是因為電腦世代的我們,開始對於生活乃至於生命
搜尋意義了起來呢?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宅神朱,可以玩電腦玩出一個正在實踐著的夢想和意義)
那麼,起碼有少部分的人,也就是這類型遊戲玩家的數量,
是對這件事情感到焦慮著的。
講得簡單一點,
就是我們開始發現生活需要言外之義,
越隱晦越好,真的。